第130章 终曲【全文完】 “神的爱人……
在脚下的地面破碎之前, 汇聚在凌霄剑刃上的灵气化作一道闪电。
谢微楼很有自信,哪怕百年来没有握过剑,哪怕他已经快忘了上一次这样酣畅淋漓的战斗是在什么时候。
可当他握住凌霄的剑柄时, 一种源自灵魂深处,与生俱来的自信再一次充斥他的身体。
他的手很稳, 他的剑很快。那一刻周围无数敌人同时朝他发起进攻, 却没有一个将他的脚步放缓。
那一刻谢微楼的身上多了数百道伤口, 但同时, 他的剑刃如同一道流光,瞬息间便来到了盛无极的面前。
剑光之下,他看见盛无极那原本带着张狂与不屑的脸上,闪过一丝惊愕与恐惧。
那双赤色的瞳孔,也在瞬间急剧缩起。
而在那电光火石之间, 谢微楼清晰地看到了盛无极胸腔之内那点一直若隐若现,为自己指明方向的玉光。
下一刻, 赤红色充斥了他的眼底,他感觉到一股温热喷洒在面上, 紧接着胸口猛地传来一阵钻心的剧痛。
可他的手依旧死死握着剑柄,任由铺天盖地的魔气在那一瞬间, 将他的手腐蚀成累累白骨。
紧接着, 他的身体开始急速朝下坠落。
谢微楼的意识摇摇欲坠,视线也变得模糊不清。
然而, 他还是看清了头顶上方,盛无极的身体如同一朵瞬间绽放又迅速凋零的绚丽蔷薇, 在漫天血雨中渐渐消散。
就在谢微楼的意识即将涣散的那一刻,他看到漫天血雾中,一个小小的, 晶莹剔透的玉石,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穿过重重血雨,以极快的速度朝着他的方向飞来。
谢微楼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伸出已然白骨嶙峋的手,在那颗玉石朝着他飞来的瞬间,接住了它。
接着,他将它紧紧地攥在掌心。
就在他攥紧玉石的刹那间,充沛至极的灵力从他那已然化为白骨的手涌上他的全身,周身无数伤口在那一刻瞬间愈合
不知过了多久,谢微楼再次睁开眼,周围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海水的咸腥和空气中尚未消散的血腥几乎刺痛了他的鼻子。
他侧了侧头,发现自己正躺在一片焦黑的海岸上,而身侧,有不少黑影正跃跃欲试地围在他身旁。
谢微楼微微皱眉,强撑着坐起身子。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体,发现那些触目惊心的伤口已经消失不见。
谢微楼又抬头看看向那些人形的黑影。
这些都是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冤魂。它们被他身上残留的血气所吸引,纷纷围在他的身边,却又似乎因为畏惧着什么,始终不敢靠近。
谢微楼很快发现了这些邪祟不敢靠近的原因,就在他的脚边不远处,有什么晶亮的东西,正在海滩上闪烁。
谢微楼定睛一看,就见那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小东西。
那小东西不过拳头大小,通体洁白,看起来就像是集市上那些刚出窑,还没来得及绘上精美五官的小瓷人。
此刻,它正举着两条小小的胳膊奋力挥舞着,在那些冤魂面前跳来跳去,试图阻挡它们围过来的步伐。
然而它实在太小了,冤魂们缓慢地移过来,不小心就会踢到它。
每一次被踢到,小偶就会被震飞出去,随后重重地摔落在沙滩上。
可每次它一落地,就会立刻爬起来,迈动两条面条一样的小腿跑过来,再次坚强地挡在自己的面前。
谢微楼看着眼前这一幕,许是方才自己那一瞬间迸发出的灵力,将那颗尚未化掉的玉魄再一次注入了意识。
谢微楼的唇角勾起一抹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
他从地上站起身走上前,伸出两根手指将小偶拾了起来,出乎意料的是,小偶的身体并不是冰冰凉的,而是温热柔软的。
就在他将其拾起来的那一刻,小偶浑身一颤,接着扭过头。
谢微楼垂眸看着它,哪怕小偶还没有五官,就连手指脚趾都没长出来,只有四条小木棍一样的四肢。
可谢微楼偏偏从它白纸一样的面上,读出来了一切——
侥幸活下来的人们,脸上残留着恐惧与惊慌。
他们相互依偎着,三五成群地从各自的藏身之处走了出来,站在这片焦土之上。
此时的月光,柔和而明亮,如同神明垂落的目光,带着无尽的怜惜,洒向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
曾经繁华无比的望月城,如今一半已沦为废墟。高大坚固的城墙轰然坍塌,砖石瓦砾散落一地。
城墙之寸草不生,所有的草木都在那场灾难中尽数化为灰烬,只留下一片焦黑光秃的土地,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死寂。
人们彼此搀扶着,有人小声问:“一切都结束了吗?”
但是四周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他这个问题,人们迷茫地看着彼此,不约而同的再次抬头,望向那高悬在天际的月亮。
夜幕之上,那道巨大的裂痕依旧横亘在天空之上,仿佛在诉说着不久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星星点点的血浆,还在从裂痕的边缘不断朝下滴落。
目睹此景,人们心中的恐惧瞬间被点燃。然而,就在他们本能地想要四散而逃的时候,却见从不远处的海面上,悄然浮现出一团团如萤火般的银色光芒。
这些光芒在黑暗的海面上显得格外醒目,人们纷纷停下原本慌乱的动作,诧异地看向那里。
随着时间流逝,那些银色的光点越来越多。
它们汇聚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道璀璨的银河,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不断朝着天空延伸游去。
众人屏住呼吸看着这一幕。
只见那些如萤火般的银光,正一点点地朝着天空中那道狰狞的红色裂缝聚集,缓缓覆盖在裂缝的表面。
随着银色光芒的不断增多,那原本触目惊心的红色开始逐渐变淡。
直到银光散去,裂缝消失不见了。
原本破损不堪的天幕,此刻重新恢复了完整。皎洁的银月高悬,无数繁星簇拥在它的身旁,点缀着深邃的夜空,
人们呆呆地站在原地,被眼前这不可思议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直到人群中突然有人惊呼一声,颤抖着指向天空。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抬起头。紧接着,他们便看到了令他们毕生难忘的一幕——一个身着一袭白衣的身影,正静静地伫立在月轮之下,垂眸注视着这片土地。
他仿佛是从天上降临的神灵,浑身都被一层银色光辉所笼罩。那光辉如同流动的月华,使得他整个人看起来既真实又虚幻。
人们瞪大了眼睛,用尽全身的力气想要看清他的面容,可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看不清他的脸。
似乎是月光生怕尘世的喧嚣玷污了他,所以幻化成轻纱遮住他的面容。
人们望着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畏。
就在这时,天上的人抬起手,指向遥远的天际。随着他的动作,夜幕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拨开,海天交接的地方生起了第一道晨曦。
那晨曦拉开黑夜的帷幕,为大地洒下了第一缕金色的光芒。
这光芒与天上人周身的银色光辉相互交融,彼此辉映,形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伴着这柔和的晨光,半空中的人抬起脚,足尖轻点在虚空之中。
刹那间,一朵璀璨的银莲花在他脚下凭空出现,稳稳地托起了他的足尖。
他朝着泛着血沫的海面走去。
随着他的前行,微风轻轻拂过他的长袖,无数的草木如同听到了他的召唤,瞬息间在大地上生根发芽,青色一点点在这片土地上蔓延开来。
目睹这一切的人们,瞪大了双眼。
终于,第一个人回过了神来,他的眼中满是敬畏与虔诚,“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紧接着,第二个人,第三个人……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效仿,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跪在地上,身体微微颤抖着。
所有幸存的人们在那一刻都隐隐意识到,他们此时看到的,正是他们心中所期盼的神。
神明怜悯世间的苦难,故而慈悲地降临到这片土地,为他们创造出新的生命,带来了新的希望。
于是众人跪倒在地,将头深深地贴紧地面。
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晨风中携带着的神明圣洁的气息,仅仅是被这气息拂过,都足以让他们福泽百世。
在这一片寂静之中,人们静静地接受着这份来自神明的洗礼,没有任何人敢发出声响。
只有一个很年幼的小男孩,在一众肃穆的大人中好奇地抬起头。他的父母在前一天晚上不幸丧生,只留下他和尚在襁褓中的妹妹。
此刻他怀里抱着已经睡着的妹妹,在周围一片叩首的人群里,小心地看向天上的人。
小男孩的目光追随着那抹白色的身影。
他看着那一朵朵银莲托着天上的神明,朝着几乎干涸的海边而去。
接着,神明如同一片白雪,落在海岸上。
就在他落在地面的那一刻,层层海浪一波接着一波涌上岸边,簇拥着垂落的衣摆,却没有一滴敢沾湿神明的衣角。
神明身着一袭洁白如雪的长袍,沿着那破败的海岸徐徐前行。
随着他的步伐,海岸上那些断壁残垣一块接着一块浮起,被摧毁得面目全非的房屋,墙壁重新立起,屋顶重新拼接完整。
小男孩看得怔愣出神。
就在他沉浸在这景象时,突然发现在神明身后不远处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东西在跃动。
那团小小的东西散发着玉的光泽,在神明身后不远处蹦蹦跳跳地移动着。
小男孩好奇心顿起,他眯起眼睛仔细地瞧了过去。
他发现那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小玉偶。
它的身体只有拳头般大小,伸出柔软的四肢,正一蹦一跳地,努力跟随着神明的步伐。
每一次海浪涌来,都会无情地将它拍打到海岸上。
它小小的身躯在沙滩上不住翻滚,却一次又一次地挣扎着站起来,举着两条短短的胳膊,跌跌撞撞地,很努力地朝着神明的方向奔去。
神明忙着造物,一时之间没有留意到这努力追随他的小东西。
男孩看到那小偶再一次被海浪拍到沙滩上,小小的身躯在浪花中滚动着,被海水冲的东摇西晃,离神明的距离越来越远。
它不知道疲惫,也不知道放弃,仿佛它此生唯一的念头,就是跟上神明的步伐,哪怕这条路充满了艰难险阻。
小男孩焦急地看着这一幕。
如此重复几次,他看着小偶被海浪卷进海浪里,小小的身躯不断起伏,仿佛随时会被浪潮卷进海底。
就在他以为小偶会消失不见的时候,那本来已经远去的神明停下了脚步。
接着神明回过身,走到小偶面前俯下身,拾起了在海浪中挣扎的小玉偶,将它放在了自己的肩头。
小偶立刻紧紧地抱住了神明的发丝。
神明安抚着拍了拍它的头,接着转过身,面向海洋的方向。
在神明的面前,海面朝着两侧分开,海水翻涌形成高墙矗立两侧,为他开启了一条道路。
接着,神明就这样迎着渐渐升起的晨曦,一步步朝着大海深处走去,直到身影消失在阳光之中。
自那以后,人世间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们的踪影。
可是那些亲身感受到神迹的人,将这个故事以各种方式在世间流传了下去。
很久以后,他们的后代会坐在温暖的炉火旁,在热闹的集市中,在宁静的村落里,向其他人娓娓道来这段往事。
即便后世再也没有人见过神明,可在世人的心中,却坚定不移地相信,神明一定在某个地方,默默地庇佑着世间。
因为正是从那天起,世间海晏河清,再无妖魔——
尾声
那是那场浩劫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
原本已经成了半个废墟的望月城,在人们的锲而不舍下,再次重建,并自称是“神的城市”。
那场浩劫中幸存的人们,在海边修建了一座神庙,里面供奉的,正是拯救他们的神明。
神庙整体都是由白玉雕刻而成,金色的琉璃顶会在第一道晨曦中,绽放出耀眼的光泽。
神庙前的香炉终年香火不断,神龛之上云集了世间至臻至宝。
贡品虽然珍贵,可是似乎并没有讨得神明的欢心。
终于有一天,神明不开心了,望月城连续几天阴雨绵绵。
人们诚惶诚恐地跪在神龛前金丝织成的团垫上,诚恳地发问:神啊,到底什么样的贡品才能让您满意?
他们拿出黄金,拿出白银,拿出玉石,拿出翡翠,拿出无数珍宝,丝毫不吝啬地放入神龛之上。
可是神似乎更不高兴了。
就在人们围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才能让神明满意的时候,某一天从外面来了两个人。
那是两个年轻人,一人身着黑衣,一人身着白衣,气度不凡。
白衣人饶有兴趣地听着关于神明的传说,指着神像问道:这神像肩膀上的小人又是谁?
于是立刻有人与他解释,那小人是神明的人偶,当年神明救世的时候,那小人偶就是在他身边的,所以便塑在一起了。
白衣人饶有兴趣,黑衣人却神色淡淡。
见这两个外乡人谈吐不凡,颇为见多识广,于是那晚人们拿来好酒好菜招待他们。
顺便与他们提起来最近神明心情不好,不知道什么样的贡品能令神明满意。
外乡人于是从随身的包裹里拿出来几个点心给他们:试试这个。
望月城的人们将信将疑,于是将金银玉石统统撤了下来,将那几块点心放在了神龛上。
说来奇怪,就在贡品放上的第二天,天气晴了,阳光普照大地。
人们恍然大悟,从此开始在天下间搜寻各色各样的点心,摆上神龛。
就在他们想要拜谢替他们指点迷津的两个外地人时,却发现那两个人不见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月黑风高的时候,平日里被人小心供奉的神龛之上,凭空出现两个人,正是白日里的两个外乡人。
白衣人看着神龛上五颜六色的点心食指大动,毫无敬畏之心地倚着神龛,拿起供台上的点心。
他抬眼看着身侧这漂亮的神像,又看向他肩头那个没有面容的小偶,看着看着便笑出了声。
——这小仙偶雕的精细,和你那时倒是一般无二。
黑衣人站在神龛之下,抬头看着他,不言不语。
白衣人于是道。
——你若是不高兴,改天我便托梦与他们,让他们将你塑成人样,同我一起。
黑衣人摇了摇头。
——没有不高兴。
顿了顿,他再次抬起眼。
——他们如何想无所谓,只是我在你眼里,还是仙偶吗?
白衣人弯起眸子。
——不是。
黑衣人不依不饶地看着他。
——那我是谁?
白衣人放下手里的点心,从神龛上跳下来。
黑衣人很自然地伸手接住他。
白衣人捧着他的脸轻咬了下他的唇。
——是心心念念的人。
“我的爱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