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支宠冠六宫的终极目标


    一晃就过了中秋节,大军班师回朝,临近回京的路上,闻得边关大捷,草原十八部献降祈和的消息,百姓无比欢欣雀跃,奔走相告。


    而因着此番大胜,各种‘武曲星’下凡的名头战事都编纂成了故事,在勾栏瓦舍中兴起,最有名气的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便道:“上说却说太岁将军智破王庭。”


    “书接上回,却说吕将军好个降魔主,真真是凛凛气概,相貌堂堂,轩昂立世,万夫难敌。”


    “两军对阵间,正杀的昏天黑地,云石翻卷,危急之际,但见他眼射寒星,大喝一声,:“贼寇休走!”手中长枪似箭,穿云度风间竟是”


    此番阵仗中踏破王庭,重伤可汗的吕禄山俨然成了‘神话’版的英雄。


    而‘神话英雄’的亲卫,却面带愁容的好言劝着举酒痛饮的吕禄山。


    朝中上下,不管人后怎么样,在人前谁不是个忠勇双全,正直果毅的形象?


    偏吕禄山不。


    他本就生的虎背熊腰,身长八尺,叫人畏惧,不似寻常人那般好亲近,而他自己更是真真正正的贪财好色。


    旁的人若是对其他的将军有个什么想法,还要想法设想的构陷,而构陷出来的内容旁的人信与不信还两说。


    而吕禄山可倒好,那都不用旁的人造谣。


    他自己本性凶残如‘人屠’,杀性甚重。


    ‘贪财’如貔貅,贪心甚足,刮地三尺搜银纳财。


    ‘好色’中夜御十女


    这些都是众人亲眼目睹的事,当着是没有一言一语多污蔑造谣于吕禄山。


    将啰嗦的亲卫赶出了帐内,吕禄山醉眼朦胧间拉过了沿路收来的侍妾,是哪个大人送来的?


    不记得了吕禄山也不去细思,只管抱着美人,与之调笑吃酒。


    夜里修整的时候,听着隔壁帐内传来的动静,卫国公的三子脸色不太好,他是真的视吕禄山为心中的榜样和英雄,却不想他竟是如此放浪形骸之人。


    见卫长云骤然起身,卫国公翻着手里的书册,头也不抬的道:“坐下。”


    “爹。”


    卫长云脸色愤然,:“枉我将其视作人间英豪,不想其就这般于军中厮混,他”


    不想卫长云的话没说完,就被卫国公敲了脑袋。


    卫长云捂着脑袋看向他爹,却见卫国公脸色沉着。


    “你是个什么人物?”


    “吕将军是不是英豪,还轮得着你小子来定论?”


    “有这碎嘴的功夫,你小子还不如多看几本书,好好多去练练自己的本事,但凡你有吕将军一半的本事  ,咱们府上都去烧高香了。”


    见卫长云低着头不说话了,卫国公轻叹了一口气。


    他沉吟片刻,还是放缓了声音,轻声道:“长云,此番才是吕将军初登战场,可他却如烈日当空,煌煌灼目。”


    “他年岁尚轻,旁的人似他这般时还在泥泞里摸爬滚打,他就已经踏破王庭,重伤可汗立下不世功勋你说,这样的人物该怎么封赏?”


    “吕将军本就性情豪爽,对部下毫不苛刻。”


    “就当是你爹我小人之心了——若是他再爱民如子,视士兵如手足,英明谦逊,贤名远扬若是你,可敢用他?”


    “南诏,北越若是在起战端,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来日他该如何晋封?”


    “若真到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地步”


    卫国公摇了摇头,却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卫长云愣愣的坐着,半晌,他开口道:“爹,待后日回京,你先与我两日时间吧。”


    卫国公有些疑惑看向卫长云,却听他一本正经的道:“孩儿也好去那些”


    话没说完,卫长云就被卫国公冷着脸狠狠敲了敲脑袋,:“呵,白日做梦,痴心妄想,想的倒挺美。”


    “就你这本事,这辈子你这种事你想都别想,老老实实的能撑起门楣就是祖宗在天有灵了!”


    今晚被敲了两次脑袋的卫长云悻悻然间正要出帐,却又被卫国公唤住了。


    半晌,卫国公却挥挥手,叫他又退了出去。


    卫长云走了,卫国公自己却放下书,起身后朝着吕禄山的帐篷张望了几眼。


    功名利禄,特别是名,不是谁能轻易割舍的。


    恃才傲物,却是大多有真本事人的通病。


    更何况似吕禄山这般人物。


    他就是居功自傲,卫国公都半点都觉着意外。


    可最叫卫国公记忆深刻的却是吕禄山三番两次对着明崇帝跪地行礼的模样——当真是无比自然忠心耿耿的模样。


    行军打仗是一回事,在朝为官又是另外一回事。


    世道如此,为之奈何?


    卫国公踱步回了座位上,他拿起书时又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年纪轻轻的,谁教的这般的本事?


    三日后,王师入京,却是都人云会,芬茀夹道欢迎。


    明崇帝设宴慰劳诸将,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歌舞曼曼,却是一片欢快之气。


    只散了席,信老王爷却被明崇帝留下了下来。


    许是信老王爷年事已高,此番又苦战数月,来回奔波,回府后竟是病倒了,交出兵符之际上书乞求陛下恩准回滁州养老。


    便是太医院院判同多位御医于府上请诊医治,都只叹回天乏力,束手无策。


    明崇帝允了信老王爷所求,信王世子也随之出京一同就藩


    长信宫


    从坤宁宫请安回来,潘玉莲挺着肚子散步似的,被搀扶着慢慢走回了长信宫。


    待进了殿,接过杜鹃送上的燕窝银耳汤喝了些,就听长顺来报,:“娘娘,陛下这会儿出宫了。”


    潘玉莲放下了手里的汤碗。


    “今日便是信老王爷离京的日子?”


    长顺应道:“正是。”


    潘玉莲点点头,待喝完了手里的汤,她站起身,被听梅扶进了小书房。


    在小书房内被隐秘的角落里,潘玉莲翻出了一本藏得严严实实的小册子。


    这上面记载的都是潘玉莲曾拼命回忆,绞尽脑汁写下来的原著剧情,当然,所谓的剧情现在早就已经被潘玉莲搅合的一塌糊涂,面目全非了。


    很快,小铜盆内点了火,潘玉莲亲手这本册子丢了进去。


    火苗毫不留情的吞噬着书页,火光也跳跃在潘玉莲的眼底。


    信老王爷用自己的命为慕容烨求得了喘息的余地——从京中的宗人府内圈禁换成了滁州王府内圈禁。


    信王府的威信都是由信老王爷拼出来的,慕容烨自然也沾得了这份光辉。


    但这世上,从来都是世态炎凉,人走茶凉。


    信老王爷撑不了多久了,他一走,那些关系人脉都会疏远。


    便是慕容烨再有人格魅力,也比不得明崇帝的亲生儿子来的名正言顺。


    “信王爷,信王世子,端王”


    一个个数着‘朝堂上竞争对手’的潘玉莲手指头顿了顿。


    端王,小心谨慎了一辈子,临了栽了大跟头。


    他本就中箭有伤,骤然惊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噩耗,竟是当场伤口崩裂,吐血晕厥,几度性命垂危。


    就这,他还得再被端王世子牵连,毕竟是逼宫大罪,往大了说那就是谋逆,只不过因着明崇帝到底不在宫中,端王世子又寻了个体面的借口,自刎谢罪端王爷倒没有被圈禁,只是削爵减食邑。


    诚王和诚王世子更不用说了,父子两个那是二话没有,现在什么都不求,只一心一意的求着就藩,瞅着那架势是恨不能收拾了东西马上就出京,一辈子都不回来了。


    看着潘玉莲掰着指头,一个个认真数过去的模样,一旁的听梅脸上露出了笑意。


    可见潘玉莲叹了口气后,脸色又严肃起来的模样,听梅


    脸上的笑意也消失了,:“娘娘,可是出了什么事?”


    潘玉莲靠在椅子上,眼神有些怔然,:“现如今外敌没了,可不只剩下内耗了吗?”


    “天家富贵,真真是迷人眼啊。”


    “更何况,从来就是人心易变。”


    “就凭咱们陛下那般缜密的心思,满身窟窿眼,比之我更多疑多思”


    见潘玉莲紧紧锁着眉头的模样,听梅连忙近前。


    她蹲下身,轻轻的握住了潘玉莲的手,仰面望着潘玉莲,轻声宽慰道:“娘娘。”


    “从前,您为着信王世子的事被逼入宫,几度忧心忡忡间更是辗转反侧,寝食难安。”


    “如今心腹大患已除”


    听梅说着笑了起来,她微微的晃动着潘玉莲的手。


    “到底是一番喜事,最起码此刻,您也该高兴才是啊。”


    看着眼前微微抿着嘴角,像是笑起来的潘玉莲,听梅不由得心头暗叹。


    当年初入宫时的潘玉莲听梅到现在还记得——真真是一心一意的盼着避宠出宫,想法简单到了天真的地步,却也是真的自在快活。


    只不过后来这份天真气被飞快的绞杀了。


    听梅一路陪着潘玉莲,她眼见着吃了大亏后,宛若剥皮断骨似成长的潘玉莲一步步变的多疑多思。


    这份多疑多思支撑着潘玉莲格外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的走到现在,但又悄无声息的耗着她的心血,时时忧心。


    听梅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的拉住潘玉莲——踏足其中,却不深陷。


    “娘娘。”


    听梅紧紧的握着潘玉莲的手,眼神坚定的看着她。


    “这些年,这宫里什么大风大浪的您都走过来了。”


    “该死的人也都长眠于世。”


    “谁也打不倒您。”


    “往后往后的日子谁说的准呢,且只看当下,您富贵一日是一日。”


    小书房内静默了许久。


    潘玉莲吐了口气,她笑着轻轻的拍了拍听梅的手,使劲的点着头,:“只要不死,这世上的其他事,那都是小事。”


    “荣华富贵,嘿,这辈子我是享定了。”


    见潘玉莲重又有了精神,眉眼含笑的模样,听梅也笑着连连点着头,:“娘娘说的极是。”


    待收拾干净关于上一世的所有痕迹,用过午膳,听贵喜来报明崇帝的御驾往长信宫来的消息。


    潘玉莲立即欢欢喜喜的朝着殿外走去。


    “陛下!”


    如今潘玉莲身子重了,不像从前那般可以随意的的跑了,倒是明崇帝的脚步更快了些。


    他上前打横抱起了潘玉莲,脚步稳稳的往殿内去,潘玉莲双手自然的环着明崇帝,靠在他的胸膛上。


    待坐到贵妃榻上,明崇帝也没放开潘玉莲,他一下下的慢慢揉着潘玉莲的腰,轻声问道:“午膳可用着喜欢?”


    闻言潘玉莲却扁了扁嘴,她转过身,双手环住了明崇帝的脖颈,明崇帝双手扶着她的腰。


    潘玉莲抬眸望着明崇帝,蹙着眉心,可怜巴巴的道:“陛下不在,嫔妾食不知味,哪里还能说喜不喜欢。”


    谁能想到,刚坐下这就迎面结结实实的吃了一个美人眉眼含情间,娇嗔着送来的‘糖衣炮弹’。


    可明崇帝还真就吃这一套。


    他眼里的含笑的蹭了蹭潘玉莲的鼻尖,又轻轻吻了吻她的唇瓣,随后明崇帝煞有其事的点点头。


    “嗯,甜津津的,果然是吃了蜜了。”


    “陛下。”


    潘玉莲这会儿笑的眼睛都弯了,却还在努力绷着嘴角。


    明崇帝笑着摸着潘玉莲的头,又很是一本正经的道:“是朕的不是不知娘娘可否给几分薄面,晚膳与朕同用?”


    装模作样着思考的潘玉莲,瞧着明崇帝一本正经的模样,实在是绷不住哈哈的笑了起来。


    潘玉莲笑的欢快,明崇帝也笑着扶着她,伸手一下下慢慢的顺着背。


    笑的短了力气的潘玉莲倒在了明崇帝的怀里。


    明崇帝揽着人,又温柔的亲了亲她的额头。


    潘玉莲拉着明崇帝的手,跟自己的手比着大小。


    嗯完全没有可比性。


    她该要撤回手,却被攥紧,随后更是十指交握。


    潘玉莲下意识挑了挑眉。


    这是从前她没脸没皮拼命巴着明崇帝,翌日早上佯装睡着悄悄做出的动作。


    如今,明崇帝倒是做的无比自然丝滑了。


    “玉莲,朕已经拟旨册封你为贵妃。”


    “你如今身子不便,暂且延后倒是钦天监送了几个吉日,你挑个自己喜欢的?”


    “贵妃?”


    潘玉莲闻言霎时来了精神,她惊喜的瞪大了眼,直直的看着明崇帝,:“陛下,陛下是要册封嫔妾为贵妃?”


    明崇帝笑着点了点头。


    “啊,啊。”兴奋不已的潘玉莲另一手扑腾了几下,很是惊喜的小声叫了几下后捂着自己的嘴。


    待又同明崇帝确认了一番,明崇帝不厌其烦的笑着点头肯定后,笑的合不拢嘴的潘玉莲欢呼着抱着明崇帝。


    仰着头亲亲他的下巴,又左右亲亲他的脸颊。


    眼里亮晶晶的潘玉莲一边亲,一边笑,嘴里还一个劲儿的道:“陛下真好。”


    “呜呜呜,真的,陛下最好了。”


    “这世上,嫔妾最喜欢陛下了。”


    “陛下,陛下”


    看着怀中这般眉开眼笑,欢欣雀跃间兴高采烈的潘玉莲,明崇帝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难怪曾有烽火戏诸侯明崇帝倒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但若能千金博一笑,他却是心甘情愿的


    芙蓉帐内,噙着笑的潘玉莲同明崇帝相拥而眠。


    半晌,窝在明崇帝怀里的潘玉莲轻轻的睁开了眼,她偏头看了看明崇帝,随后又慢慢闭着眼。


    “统哥,皇帝答应我的事,从未反悔过待来日我册立贵妃,宠冠六宫的成就就该达成了吧?”


    【“娘娘还差一些。”】


    “差一点?”


    “好吧从前我初入宫时不过是个宝林,你说为防我好高骛远,打击自信心,没有告诉我详细标准。”


    “统哥,我现在都爬到现在这个地位了,你总该能告诉我具体标准了吧?”


    【“娘娘是否查看“宠冠六宫”具体标准?”】


    “确认查看。”


    【“宠冠六宫”成就实际行动标准——帝王倾心娘娘一人,为娘娘解散后宫并废除宫中已有的皇后,昭告天下,重新册立娘娘您为中宫娘娘,娘娘掌摄六宫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注:此乃游戏终极成就,因娘娘所处环境特殊,达成成就后可赢得返程大礼包。】


    【“经检测,娘娘暂未达成目标,但娘娘您手段高超,心性不凡,光华万千,福泽深厚,必能称心如意,达成所愿。”】


    【“成功就在眼前,还请娘娘继续努力。”】


    “呵。”


    果然,人在极度无语的时候是会忍不住笑出声的


    第122章 持生了,生了


    孟春之月,京中的积雪还未消融,晨起的风一吹,似往人的骨子里钻去,待到快晌午的时候,才觉出点暖意。


    眼看着过了年节,潘玉莲的肚子越发的大了,周围人的神经也紧紧的绷着,长信宫的宫人更是不错眼的小心服侍在侧。


    明崇帝也不敢让这般模样的潘玉莲再去前朝了,生怕忽然有个什么。


    今日是大朝会,明崇帝临上朝前还嘱咐了好一会儿,越听越觉得他啰嗦的潘玉莲哄着人赶紧去了朝堂。


    而坤宁宫早早的就停了潘玉莲请安的事,潘玉莲却会趁着天气暖和的时候去坤宁宫。


    毕竟生孩子的事,潘玉莲两辈子加起来也是第一次经历。


    说实话,她真的也是有那么一点慌,还爱胡思乱想,同薄皇后在一起,潘玉莲的心里踏实一些。


    坐在暖轿里,潘玉莲低头看了看。


    有个圆滚滚的肚子遮着,都看不见自己的脚尖了,潘玉莲有些吃力的扶了扶自己的腰,随后习惯性的微微抬起了头。


    “统哥。”


    看着潘玉莲神色忽的认真了起来,虚空中的屏幕也立即先是水波一般的展开了。


    【“娘娘需要咨询什么问题。”】


    “统哥,都说十月怀胎,眼瞅着我这肚子都快有十个月了,可现在还没啥动静,我怀的不会是个‘哪吒’吧?”


    因着顾忌潘玉莲知道了具体生产时日反倒提前紧张,不利于身心健康,系统暂不提供预测日期的功能。


    潘玉莲没事就会戳戳系统,煞有其事的来一段。


    【“”】


    来回逗了逗系统的功夫,坤宁宫就到了。


    “娘娘,慢些。”


    下了轿,裹着玄色大氅的潘玉莲倒是半分没觉出冷。


    略走了几步,正巧遇见了从坤宁宫内出来的贤妃和兰妃。


    薄皇后如今紧着潘玉莲的身子,腾不出多余的心力关注宫里,因而贤妃和兰妃协理六宫的差事还做着。


    因着同薄皇后商议宫务耽搁了一会儿,不想走出来就看见了挺着个大肚子的潘玉莲。


    贤妃和兰妃心头一抖,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随后隔着老远就笑容满面,语气温柔的同潘玉莲打招呼。


    每次看着贤妃和兰妃对着她面上笑语盈盈,实则恨不能离着她有八丈远的姿态,潘玉莲就觉着乐。


    促狭鬼潘玉莲这会儿笑眯眯的朝着贤妃和兰妃的方向走了几步,果然就见两人的身子都绷紧了。


    咳咳咳,玩笑归玩笑,真笑出来就不礼貌了。


    看兰妃和贤妃是真的紧张,潘玉莲也不再搞事了。


    她憋住了笑,轻声道:“嫔妾前来侍奉皇后娘娘用膳,两位姐姐可要一同?”


    “不打扰皇后娘娘和庄妃妹妹用膳了。”


    贤妃连忙道:“皇后娘娘才吩咐了尚衣监的差事,眼下还要尽快赶着回去料理。”


    “是啊。”兰妃也连连点头接过了话。


    她紧了紧身上的披风,看着潘玉莲道:“春寒料峭,庄妃妹妹你如今身子要紧,万万不可吹着风,且快些入殿吧。”


    眼见潘玉莲点头应了,不在这和她们磨蹭,贤妃和兰妃才算松了口气,不想却见潘玉莲走了几步后,竟是猛地停住了脚步。


    听梅扶着潘玉莲的手都紧了紧,:“娘娘。”


    “娘娘,您可是哪里觉得不适?”


    “娘娘,娘娘,您”


    看着这一幕的贤妃和兰妃的脸色也骤然变了,心‘噗通’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


    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不会真就出了天大的祸事吧?


    “庄妃,庄妃,你,你可是抻着了?”


    贤妃的声音都有些抖,:“还是你觉着身上哪里疼?”


    兰妃站都站的不怎么稳当,她甚至都没敢问潘玉莲,只是一叠声的吩咐身边的宫人。


    “去,去,传太医,就说庄妃不适,立即请太医来。”


    闹哄哄中吸引在场所有人注意力的潘玉莲,脸色有些发白,她的声音也有些抖,:“我,我我好像是要生了。”


    哦,原来不是出事,是庄妃要生了啊。


    贤妃和兰妃闻言都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嗯等会儿???  !!!


    要生了?!!!


    “庄妃要生了?!”


    因着潘玉莲这句话,场面顿时大乱,顷刻间到处都是呼喝和吩咐声。


    “快,快传太医,不,不,不,先让庄妃回宫。”


    “对,快回宫!”


    “产婆呢,产婆可候着了?”


    “去禀报皇后娘娘,快,快,还有陛下”


    “”


    听着信儿的薄皇后已经脚不沾地的急匆匆而来,毫不犹豫的吩咐人立即将庄妃送进了春晖殿。


    不光是长信宫里,便是潘玉莲常来的坤宁宫也都早早的布置好了产房,以备不时之需。


    不想眼下倒真是派上了用处。


    除了坤宁宫里候着的两个产婆,薄皇后又命宫人将长信宫的人也都带来。


    很快,坤宁宫内一个个的宫人都脚步匆匆的跑出了殿——去外头传太医的,去长信宫的,却御前报信的,去慈宁宫的,去各个宫中的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有薄皇后接手,慌慌张张,稀里糊涂跟着一块进殿的贤妃和兰妃才算回过了神。


    待喘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背后都被冷汗浸透了。


    就这阵仗,真真是要吓死个人。


    “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贤妃情不自禁的摸出自己腕间的佛珠开始祈福。


    这两年,宫里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桩桩件件都实在是惊心动魄,更别提之前端王世子逼宫谋逆的事了。


    宫中乱起那一刻的万事皆休,生死不定的惶然恐惧,真真是没人再想去经历第二次了。


    庄妃老天爷偏心就偏心吧,现如今,只求安稳。


    兰妃看了两眼,最后也双手合十,闭着眼拜了拜,:“老天爷保佑,保佑庄妃顺顺利利的诞下皇子若天意眷顾,信女愿连祭三日。”


    讲道理,兰妃同潘玉莲的关系尚可,更准确的说,是止步于泛泛之交,但谁让她们两就这么正正好的撞上了呢?


    今日庄妃若是平安生产,那自然万事大吉,普天同庆。


    若是庄妃出了点什么事,那,那可真是兰妃脑中咻咻的打消了这不吉利的念头,拜的越发诚恳。


    贤妃和兰妃认真祈福。


    殿内,面色苍白的潘玉莲死死的攥着薄皇后的手。


    产婆看过,距离潘玉莲真的生产还要一会儿,这会儿殿内正准备着所有的东西。


    薄皇后亲自擦着潘玉莲额上的汗,她强忍心头担忧恐惧和不安,沉着气,竭力宽慰着潘玉莲。


    “玉莲,太医说你胎相安稳。”


    “你和腹中的孩儿,现在都健健康康的。”


    “御医还说,这几日也确实到了你该生产的时候,今日也是个吉日。”


    “本宫已经差人去御前禀报了,陛下马上就回来。”


    “玉莲,慢慢的吸气,吐气,好,真好。”


    “陛下同本宫,对,还有太后娘娘都在,莫怕。”


    “皇后娘娘,娘娘。”


    跑进殿内的冬英满头是汗,她气都没喘匀,就连连的道:“太医都请来了。”


    “传!”


    冯太医麻溜儿的跪地请诊,随后表示潘玉莲得入内殿了。


    缓过神的潘玉莲慢慢的松开了薄皇后的手,她还冲着薄皇后笑了笑,:“娘娘,您让小厨房备些云锦酥,好不好?”


    “好,好,好。”薄皇后连连点着头。


    潘玉莲进了殿,薄皇后情不自禁的跟着一道往里走了两步。


    还算理智的绘杏连忙扶住了薄皇后,:“娘娘,庄妃娘娘现在万不可分心,听梅和杜鹃都在里面庄妃娘娘身子康健,必定和小皇子都安然无恙。”


    刚刚还神色镇定的薄皇后脸色见白,她死死的攥着手,指甲甚至都掐出了印记。


    薄皇后不再说话,被扶出殿后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的望着殿内


    慈宁宫


    闻太后在新修好的小佛堂内拜佛念经。


    自从闻太后说要闭宫养病后,当真是万事不理,充耳不闻。


    每日只静心的养着病,念经祈福,时不时的过问一下潘玉莲和她肚子的孩子。


    闻太后这般态度对着闻家,明崇帝到底抬了抬手。


    闻府,除了扛着‘天理’大旗的扛鼎人物,还有在齐王府毒死齐老王妃意图逼死潘玉莲掺了一手的人,统统都得了风寒去了,其他的人倒是没怎么受牵连。


    但再想如从前那般重现‘闻半朝’的风光是不可能了。


    “班若波罗”


    闻太后轻声念着经的时候,郑嬷嬷像是裹着风似的进了殿。


    “娘娘,太后娘娘,庄妃娘娘临盆在即。”


    看闻太后二话没有,撑着身子就要起身,郑嬷嬷连忙上前扶住了闻太后。


    “皇后娘娘刚刚遣人来报,说庄妃娘娘,现如今就在坤宁宫内的春晖堂,御医和产婆都已经到了。”


    燕秋嬷嬷已经捧着披风走了过来,:“娘娘,春寒料峭,您还要抱皇孙呢,且要注意身子。”


    按说这宫里,根本就没有太后娘娘要去给一个妃嫔生产守宫的道理,但闻太后旁的不说,就这数十年的折腾,来来回回几经波折,现在潘玉莲马上要生了,还能不去看一眼?


    郑嬷嬷和燕秋嬷嬷劝都没劝一句,只麻利的吩咐宫人准备,又送上手炉,扶着闻太后上了暖轿


    乾和殿前,自今日一早,明崇帝心里就有些不安稳。


    他原本就想先停了今日的朝会,留在长信宫,却拗不过潘玉莲被‘赶’了出来。


    看着魏顺忠神色匆匆的过来,明崇帝若有所感的心头一颤,竟是已经直接从御座上站起了身。


    “陛下。”魏公公微微一愣后连忙道:“庄妃娘娘临盆在即,如今在坤宁宫的春晖殿。”


    “其他事由内阁商议,退朝!”


    “退朝——!”


    “陛下起驾——!”


    眼见的明崇


    帝骤然起身,拂袖而去,底下的朝臣们都有些莫名,但很快,有心思敏锐的已经猜到了发生了什么。


    魏公公同几位阁老说了几句话后,就拱手匆匆告退,追着明崇帝的去了。


    ‘哗——’


    议论声四起,顷刻间潘玉莲临盆在即的消息就传开了。


    “说来也是,确实也是时候了。”


    “是龙是凤,今日便可见分晓了。”


    “诶,你们说几位世子眼下都离京了,若是当真凤凰临世,要如何收场?”


    “”


    站在后面的闫嵩听着潘玉莲临盆的消息,袖中的手不由得紧了紧,他垂着头,没有四处搭话,只心里默念——他们娘娘福缘深厚,必定安然无恙


    春晖殿


    潘玉莲惯了就怕死,怕疼,怕吃苦


    在她荣华富贵的规划里,全部都紧着的是她自己。


    这次来真的,可比上次假装小产痛的太多了。


    “娘娘,娘娘使劲。”


    “娘娘,吸气,再使劲!”


    这般生生割肉分骨的疼,叫恨恨咬牙切齿的潘玉莲对着系统破口大骂。


    “王八蛋!”


    “杀千刀的”


    “讨债鬼。”


    “你&%&T&。”


    “*哗*哔——!”


    而在旁的人眼里,就是噙着泪的潘玉莲痛到无声的颤着嘴却发不出声音来。


    被骂的插不上话的系统有些懵。


    关键它被潘玉莲甜言蜜语的灌着,日日更是统哥统哥的喊着,真有事了也是软语相求,好声好气的商量。


    这回,直面歇斯底里,痛苦不堪的潘玉莲,系统都慌了。


    虚空中的屏幕一时显,一时隐,哗啦啦的跟着一起抖。


    见满头大汗,青筋暴起,死死咬着唇的潘玉莲闭着眼,最后都不骂了,系统更慌了。


    【“娘娘,娘娘,游戏商城和礼包内提供的所有的道具,安全性都有保障。”】


    【“不会太久的。”】


    【“娘娘,再有两刻,您再坚持两刻!”】


    “陛下驾到——”


    身处前朝的明崇帝这会儿比太后娘娘更快赶到了坤宁宫,他大步流星的踏进宫内。


    薄皇后被扶着起身见礼,其他的妃嫔也跟着一同行礼。


    明崇帝一挥手,只看向了薄皇后。


    薄皇后长话短说,:“玉莲的胎相很好,如今也正是临盆的时候,太医说暂时都不用用药,只备了些以防万一。”


    明崇帝深吸了一口气,他慢慢的点点头,随后就望着内殿。


    宫人连忙搬来了椅子,可明崇帝却连动都没动,只是站在那看着殿内。


    “太后娘娘到——”


    闻太后一进宫,顾不得其他,只连连的问道:“庄妃怎么样了?啊,现在可还顺利?”


    明崇帝勉强回过神,正要回话时,却骤然听到殿内传来了响亮的哭声。


    “哇——!”


    这声音听得所有人心头一颤,众人齐刷刷的回头望去,就见跑出来报信的贵喜笑的见牙不见眼。


    “生了,生了,娘娘生了。”


    “陛下,娘娘平安诞下了小皇子。”


    “母子均安!”


    这是真的???


    竟然这么快?!


    说实话,在场的妃嫔们甚至都做好干熬到明日的准备了。


    众人眼神都有些恍惚。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间眼里全是不可置信。


    见明崇帝直奔着春晖殿内去了,才三三两两的反应过来,忙不迭的露出笑容齐齐恭喜。


    不真实的和做梦似的闻太后却没有第一时间进殿。


    被扶着坐在椅子上缓神的闻太后,脸上是笑容,眼里却已经全是眼泪。


    “太后娘娘,庄妃娘娘生了,母子平安。”


    郑嬷嬷跟着擦了擦眼泪,:“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闻太后已经说不出其他的话了,她连连的点着头,笑着流着泪,;“好,好,好。”


    定了定神,先安排其他贺喜的妃嫔暂且回去休息,薄皇后扶着缓过劲儿的闻太后一同进了殿


    第123章 感谢大家支持(修)三个马屁精,哈哈……


    四月初旬,但见桃红柳绿,各色芳菲。


    待转过回廊进了畅春园,但见假山一侧的几株大红千叶桃开的烂漫,园林内设有曲池小桥,水榭亭台,花木扶疏,错落有致,实在是个赏景的好去处。


    沿着堆青叠绿的小径走近观景亭,这会儿亭内衣香云鬓,笑语晏晏,显然正热闹呢。


    “珏儿瞧瞧我手里的这个,好不好看?”


    说着话的兰妃正举着支掐丝红宝嵌玉金步摇,一晃晃的逗着潘玉莲怀中的小公主——只见两人身上同样的薄荷绿缠枝葡纹直袖衫,就连头上戴着的珍珠桂花冠也是一样的。


    “哇——”


    慕容珏那双又大又亮的眼睛跟着金步摇移动了起来,她拔不出目光,却还连连点着头。


    一旁的宣妃笑着上前,伸手就掏出个纹饰精美,缀着两个吉祥如意玉饰的玳瑁项圈左右摇了摇。


    “珏儿,你先瞧瞧宣娘娘的,这可是独一份的。”


    慕容珏的注意力又被宣妃手里的东西吸引了过去,她拍着手,:“好看。”


    三岁大的慕容珏如今话说的利索,便是喜好也格外的豪横不做作,瞧着这些亮晶晶的反应也格外的有趣,惹得宫里的娘娘们忍不住就会掏点什么东西来逗她。


    这会儿慕容珏两眼放光的看着兰妃和宣妃手里的东西,左看看,右看看,显然实在难已取舍。


    看着小大人似的微微拧着眉,郑重思考的慕容珏,亭内的其他人使劲压住了笑。


    半晌,慕容珏仰着头,粉雕玉琢的小团子笑的眼睛都弯了,她伸出两只手,奶声奶气的道:“兰娘娘,宣娘娘,都好看,都好看。”


    “哈哈哈。”瞧着慕容珏摊开的两只手和那副神情,亭内的其他妃嫔都笑了起来。


    宣妃和兰妃也笑着,将手里的东西一左一右的放在了慕容珏的手上,:“好,既然都好看,就都给你吧。”


    慕容珏抱着东西兴高采烈的笑了起来,她脑袋晃了晃,还嘴里还一个劲儿的道:“兰娘娘真好。”


    “宣娘娘真好。”


    得了,这笑声一时半会儿是压不住了。


    亭内坐着的妃嫔擦了擦笑出的眼泪,而潘玉莲自己也笑的都快抱不住慕容珏这个小马屁精了


    坤宁宫


    “娘娘。”


    冬英将手里的册子呈给了薄皇后,:“这次去承


    德园,大皇子要带的东西,奴婢已经列好了。”


    薄皇后接过册子,仔细的看了起来。


    京中暑热难耐,宫里这两年都早早的启程到承德园内避暑。


    看着,看着,薄皇后指了指册子上的绣花软枕,:“琮儿不大喜欢太软的绣枕,这些都换了吧。”


    冬英连忙应下了,:“是。”


    翻着册子,薄皇后又补了几句,冬英都一一应了。


    “好了,就按着上面的预备吧。”


    冬英接过了册子,就听薄皇后又嘱咐道:“对了,晚些时候记得去长信宫里取册子。”


    “庄贵妃生产两次,到底还是伤身,畏冷惧热身子弱,珏儿年纪更小,她们两身边的东西更得仔细些。”


    “是,娘娘。”


    现如今,对于薄皇后操心长信宫的事,坤宁宫,不,整个宫里半点都不觉得奇怪了。


    这位贵妃娘娘六年前生了大皇子,三年前又生了小公主眼瞅着偏的已经看不清心眼的老天爷,那是硬生生凑了个福运成双的‘好’。


    冬英退出去不久,薄皇后就听殿外传来熟悉的笑声,紧接着就是‘哒哒哒’的欢快脚步声。


    “母后,母后。”


    听着这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声音,薄皇后嘴角忍不住上扬。


    果然是一脉相承的性情——人还未至,声先至。


    “呼啦——”


    薄皇后直接伸手接住了跑过来的小身影,随后就将人抱在自己的怀里,一道坐了下来。


    落后几步的潘玉莲笑着坐在了一侧,:“娘娘,嫔妾刚从畅春园出来,珏儿就吵着要来见您。”


    薄皇后笑着看向了慕容珏,笑着整了整她头上的珍珠冠。


    “母后,您快瞧瞧。”


    慕容珏显摆的拉了拉自己颈上的项圈,又看向了潘玉莲,潘玉莲微微歪了歪了头,很是配合的晃了晃鬓边的那支金步摇。


    哦,这金步摇潘玉莲只是暂戴,以作展示,得回去了还得放在慕容珏给自己备好的大箱子里。


    慕容珏嘀嘀咕咕的拉着薄皇后说着什么,潘玉莲含笑听着,一边端着茶盏喝茶,一边悄悄的吃着点心。


    不想才吃了一块,绘杏就笑眯眯的端走了盘子,:“娘娘,快到午膳的时辰了,您暂且等一等,一会儿就该传膳了。”


    不用一人吃两人补的时候,潘玉莲吃的不算多,点心零嘴什么的垫一垫,用膳的时候就吃的更少了。


    为这事,薄皇后还特意吩咐了坤宁宫里的人。


    用膳的时候,潘玉莲下意识的看了看身旁的空位——慕容琮如今六岁,已经脱离了轻松的“幼儿园‘时期,昨日就开始正式读书了,就在尚书房。


    虽然如今慕容琮的年纪还小,但已经是榜上钉钉的储君了,他的事惯来都是重中之重,便是现在授课的都是大学士。


    尚书房在东十六宫,还不够来回折腾的呢,因而往后午膳的时候,慕容琮都是跟着明崇帝一起用的,等晚膳的时候才回西十六宫。


    等用过午膳,潘玉莲拉着慕容珏一块在小花园内消食。


    溜达了几圈,嚯嚯了一阵花木,潘玉莲就带着慕容珏了主殿,准备午睡小憩。


    坤宁宫内的春晖殿是特意给潘玉莲留的,而绵熙殿则是慕容琮的住处。


    哄睡了慕容珏,潘玉莲就悄悄的起身了。


    只见她做贼似的,一步三回头,蹑手蹑脚出了寝宫。


    瞧着这一幕的薄皇后都有些无语,她放下手里的毛笔,撑着额头,静静的看着潘玉莲准备做什么妖。


    “娘娘。”


    薄皇后眼瞅着潘玉莲奔着她来了。


    “娘娘,您且看着珏儿,嫔妾先回长信宫了。”


    薄皇后拉住了潘玉莲的衣袖,压低了声音,:“珏儿要是醒来看不见你该难过了。”


    “等她醒了,你再和她一起回长信宫也不迟。”


    闻言潘玉莲眉心蹙着,可怜巴巴的望着薄皇后。


    她伸手晃了晃自己的胳膊,:“娘娘,您闻闻,嫔妾身上都快馊了。”


    “珏儿缠嫔妾缠的紧。”


    “嫔妾若是去沐浴,她就闹着也要一起下水。”


    “如今她的风寒才好”


    潘玉莲双手合十,轻声的道:“娘娘,好娘娘,求求您发发慈悲,可怜可怜嫔妾吧。”


    眼神楚楚的潘玉莲扮可怜,薄皇后哪里能说个不字?


    薄皇后摸了摸潘玉莲的头,到底还是应允了。


    眼见潘玉莲眉开眼笑的抱住她的胳膊晃了晃,说了几句娘娘真好之类的话,起身就一溜烟儿的跑了。


    薄皇后摇摇头,失笑间合上了手里的薄子。


    她起身往内寝宫去,冬英守在里面,待微微掀开床幔,就见榻上的慕容珏抱着个枕头,眼下睡得正香。


    看着榻上的慕容珏,薄皇后的神色格外的柔和。


    潘玉莲生的细雪似的白,她的女儿也和晴雪捏成的粉团子似的,编了几个小辫的头发又黑又亮。


    这般睡着的模样和潘玉莲十分相似。


    若是醒来,说着话的时候举止更像。


    一大一小齐齐歪着头,笑的眼睛弯弯看过来,那简直就是但有所求,无有不应,百求百应。


    见慕容珏忽的哼唧了一声,薄皇后轻轻的坐在了一旁,伸手慢慢的拍着慕容珏,轻声哼着幼时听过的歌谣


    “哗啦——”


    在一片热气蒸腾,香气四溢中,痛痛快快泡进池里的潘玉莲伸出手拿起了托盘上的小酒杯。


    这是因着潘玉莲喜欢,内尚监特意送来的棠梨春,滋味清甜间只略微带点酒味。


    见潘玉莲饮了酒又在池内泡的时间长了些,怕她发晕,听梅都忍不住催了催。


    等从净室出来又擦干了发,听梅便问道:“娘娘,可要去坤宁宫接了公主回来?”


    潘玉莲瞅了瞅外头的天色,笑着摇了摇头,:“她睡的时辰没个准,咱们去尚书房看看琮儿。”


    而去看学校里上学的孩子,哪有不带吃的,空手去的?


    “再带些绿豆汤和马蹄糕。”


    听梅笑着点点头,:“是。”


    尚书房


    瞧着忽然出现的庄贵妃,长荣愣了愣,随后他连忙上前行礼,:“奴才见过贵妃娘娘,娘娘如意吉祥。”


    潘玉莲也是认识长荣的。


    这是明崇帝后来拨给慕容琮使唤的,现如今跟着慕容琮已经有两年了。


    她点点头,免了长荣的礼,:“长信宫今日制的绿豆汤甚是清甜,本宫想着也让琮儿尝尝。”


    长荣躬身引着潘玉莲穿过庭院往内殿去,:“娘娘,章大学士正在里头给殿下讲义,奴才立即去通禀一声。”


    听着里头章大学士抑扬顿挫的声音,潘玉莲连忙止住了长荣


    的举动。


    “大学士还在讲学,左右时辰还早春日里景色正好,本宫在这赏赏景也好。”


    潘玉莲自己有个什么名声她是知道的,而朝堂里的那些死死攥着文人风骨的人本事大,脾气更拗,个顶个的固执。


    若是往常,但凡敢给她甩脸色,潘玉莲总要他们知道厉害,但现在慕容琮跟着这些名师一道读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她就这么透过半开的窗,看着里头坐着端端正正,仰着头认真听着的慕容琮。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


    坐在殿内的慕容琮忽的回头看向了半开的窗——只有被风吹得微微摇曳的芭蕉叶。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上首的章大学士顿了顿,捋了捋胡须,:“殿下可知后面是什么?”


    慕容琮站起了身,对着上首的章大学士拱了拱手,;“回先生,学生知道。”


    “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


    一问一答间痛快讲完一段经义的章大学士,让慕容琮暂且休息,自己去了后殿喝茶润润嗓子。


    章大学士去了后殿,慕容琮倒是还没起身,他提着笔写着什么的时候,只听“吱——”殿门又被打开了。


    “琮儿。”


    听着熟悉的声音,慕容琮猛地回过头,眼里一瞬有了惊喜。


    “母妃!”


    慕容琮笑着丢下笔立即起身,朝着潘玉莲紧走了两步。


    随后慕容琮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看着听着动静从后殿出来的章大学士,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矜持的压了压嘴角,对着潘玉莲拱手施礼。


    “儿臣见过母妃。”


    慕容琮是个什么人?


    那就是慕容珏这个“小炮弹”的翻版,小时候更是,又黏糊又闹腾。


    看着眼前忽然一本正经,一板一眼‘小大人’似的慕容琮。


    潘玉莲死死的憋住笑,使劲压了压嘴角的笑意,同样一本正经的颔首,:“嗯,宫里煮了些绿豆汤,很是清甜可口,母妃顺道过来看看你。”


    贴身伺候的听梅和长荣哪里不知道潘玉莲和慕容琮私下礼的模样?


    眼见两人此刻颇具‘喜感’的装模作样,忍不住悄悄的低着头憋笑。


    慕容琮正儿八经的又对着潘玉莲拱了拱手,:“儿臣多谢母妃。”


    潘玉莲和慕容琮坐了下来,听梅上前打开了食盒。


    漆木红的食盒被慢慢打开了,石榴红的盘上放着七八块精致的糕点,瓷白的小汤盅里是青绿色的甜汤。


    而站在后殿的章大学士看着眼前母慈子孝,规规矩矩的一幕,捋着胡子满意的笑了笑。


    随后他想起什么又愤愤的‘哼’了一声——到底是谁说他们殿下莽撞无礼,任性肆意的?


    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他们殿下小小年纪就如此行事有度,行事沉稳。


    此等小人蓄意诋毁污蔑,必定是包藏祸心,他一定要禀明陛下彻查此事。


    一边心里恨恨的盘算着要揪出哪些小人,章大学士一边又回了后殿——庄贵妃忽然过来看大皇子的事,章大学士虽说不怎么赞同,但到底没有糊涂到跳出去惹人嫌。


    瞧着章大学士的身影消失了,端端正正坐着的潘玉莲和慕容琮同时塌了塌肩,随后头碰头的靠近一起笑了起来。


    “母妃,母妃,孩儿今日天不亮就起身了。”


    果然,慕容琮还是那个熟悉的小话痨。


    他嘴里面还一个劲儿巴巴的叫着屈,:“时辰太早,怕扰了皇祖母,都没能去慈宁宫给皇祖母请安。”


    “章大学士一开口,孩儿就觉得嗡嗡的实在是催眠”


    慕容琮说着话,还不耽误他吃东西。


    很快,盘中的点心做的小,一口一个消失的很快。


    潘玉莲一边应着慕容琮的话,一边将绿豆汤递给了他。


    “慢些,慢些。”


    即便知道御膳房肯定不敢亏待慕容琮,但看着儿子这般可怜巴巴的模样,潘玉莲到底还是心疼了。


    待到最后,她更是拍着胸脯向慕容琮保证,让他今晚上


    先去慈宁宫,剩下的她来想办法。


    闻言慕容琮的眼睛一瞬间就亮了起来。


    他扑进潘玉莲的怀里,连连道:“母妃最好了。”


    “琮儿最喜欢母妃了。”


    行吧,潘玉莲忍不住揉着慕容琮的头笑了起来。


    她笑,眼见未来好日子有指望的慕容琮也跟着笑,待看见章大学士的身影,两人又齐齐的收声。


    潘玉莲一脸温柔的擦了擦慕容琮脸上的点心碎屑,起身离开之际还不忘温声嘱咐他要好好的听大学士讲的经义。


    慕容琮沉稳的起身,很是规规矩矩的拱手相送,:“母妃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