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调子都起到这位置了,……
距离高考还有十天。
因为她考试在即的关系,其实在这之前,周新兴从香港发过来的很多工作都已经不是配合方面的要求和申请,而只是“通知”:
告诉她杀青了,告诉她香港预热开始了,告诉她谈好新加坡的院线了,告诉她定档了……
定档了!!
喻书兰看到这三个字从传真机上呲呲呲扫出来的时候,人都傻了。
这个她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而且周新兴非常“轻描淡写”地只提了一点:把这个消息宣发出去,他会安排一个香港的同事过来协助她做这些工作。
“你救我啊!”喻书兰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眼,两只手握住她的肩膀,“不管你是我朋友还是我嫂子,你都不想我考不上吧?再说这个事,除了你还有谁能做?剧本你参与了,周新兴你也熟,对不对?”
喻书兰长进了,学会了怎么谈判,把盛未夏一下子架到道德和理智的制高点上。
“求求了……而且我哥自己也忙,管不了你的……”她又梨花带雨地撒娇,连情感部分也全部拉满buff。
盛未夏同样激动。
亲身参与过《大话红楼》的孕育,她对其中的不易感同身受。
“行吧。不过先说好,别对我期待太高。”
盛未夏再不答应,小丫头真的快哭出来了。
但看着瞬间能进入学习状态的喻书兰,她有些恍惚,去年刚认识她那会儿,根本想象不到,她会有这样拼命的时候。
找到这一生喜欢的事情多么玄学,她很幸运。
盛未夏既然答应,就不想随便糊弄。
她发传真给香港,告诉周新兴这段时间自己代职,等喻书兰考完再交接。
周新兴马上拨过来电话,意气奋发地说:“这样太好了!我担心影响书兰妹妹的考试,昨晚真的考虑过,要不要索性放弃国内宣传算了。”
盛未夏认真道:“当然不能算了,这将是你最大的舞台。”
“谢谢。”周新兴由衷地感谢,末了,忽然笑着说,“听说你英国那个课程学得很不错,还有导演希望你进组?”
说到那个项目她很不好意思:“最后用的是你的剧本交的作业,如果你没有中途退出,最佳学员肯定是你。”
“不,哈哈。”周新兴笑声朗朗,“刚巧前几天去欧洲参加一个电影节,碰到了那个导演,他说的剧本,跟我写的不一样啊。”
盛未夏除了把剧本翻译成英文版本,还略改了一下剧情的结局。
说到创作她肯定不如周新兴,但她很清楚什么样的剧情是观众和投资方喜闻乐见的,于是改了一点点结尾,让主角的命运有了更喜剧的呈现。
盛未夏:“……”
“anyway,我也从这里发现了你真正的才华,可能不在创意表达上,而是眼光和投资上。”周新兴感慨道,“我现在很紧张,这部电影是我这辈子遇到最好的机会,如果能行的话……盛未夏,你就是我的伯乐。”
因为这声伯乐,盛未夏义无反顾地接替喻书兰启动了《大话红楼》的宣传。
但她懒惯了,事无巨细地跟项目是做不到的,趁着孔礼真三催四请,回了一趟学校。
刚考完,外地的同学陆续离校,宿舍楼空空的。
她们宿舍只有留下来继续打工的孔礼真还没走。
“你可算是想着回了。”孔礼真把几张稿费的汇款单递给她,“赶紧去取了,我真怕给你丢了。”
盛未夏看她买了不少吃的喝的,问:“室长,你真不回家?”
“也回,但最近公司不是忙嘛,我也能学不少东西,我跟阿九说了这段时间算我全职,干到八月份请一周回家就行。”
孔礼真真心感谢这份工作,不光手头宽裕了很多,现在还能给家里汇钱。
“可惜你要忙别的,我想在咱们班找个人暑假有空的,做一部电影的宣传。”
说到这个,孔礼真立刻精神:“你说的是书兰小姐那边的活吧?这倒是专业对口。哎,我想起来,小音肯定有空啊,她家不就在京市嘛!”
卢小音考完期末考,一分钟也没耽搁就回了家。
孔礼真让她等着,下楼立刻给卢小音打电话,刚说完什么工作,对面尖叫起来:“电影宣传?香港电影?”
“对。但是先说好,这是夏的活儿,而且听起来还挺重要,你可不能掉链子,给咱们宿舍丢脸。”
卢小音愤愤:“你也太小瞧我了!这不我梦寐以求的工作嘛,放心吧,我这暑假天天像你那样加班也行的了!”
她又连忙问了上班地点,听孔礼真说跟她在同一栋楼里之后,当即决定——搬回学校住,节约路上的时间。
周新兴派过来的人叫柯平,两天后飞了过来。
一脸憨憨的圆脸女孩,看到盛未夏后,缓慢而清晰地“哦”了一声:“终于见到传说中给剧本写出slogan的人了,你好。”
盛未夏也是这时才知,香港和新加坡的所有宣传海报上,都放上了她写的那一句台词:轮回的每一世爱你。
卢小音咋咋呼呼:“夏,你怎么不说?!你藏得可真深啊,上次讲座的时候,你分享的那些也太糊弄人了吧?天呐天呐,怎么做到的?”
怎么做到的?
因为她看过不少《大话红楼》的周边和衍生同人文,绝对不是什么一时的灵感爆发。
柯平静静看着卢小音,嘘了一声,淡淡说:“如果经验能分享,世界上就不会只有那么几个被人记住的天才了。”
她打开从香港带来的宣发材料,指着编剧那一栏,果然有盛未夏的名字。
这一点,喻书兰居然没跟她提过。
卢小音被连连震惊,看她的目光从惊讶变成了崇拜。
盛未夏强行调整话题:“柯小姐,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找电视台,找媒体,把我们准备好的通稿和宣传片放上去就好了。”柯平始终保持着波澜不惊的表情和语速,“非常的简单,要不然也不会派我来。”
卢小音顺着问:“那为什么派你?”
柯平伸出一根手指,推了推镜框:“第一,我会讲普通话,第二,我作息标准,兴哥说我一定会得到盛小姐的欣赏。”
卢小音:……
盛未夏:……
沉默了几秒后,盛未夏继续调整话题:“行,我会去找电视台和报社。”
想到票房压力,她又问,“需要考虑发行吗?”
柯平像被突然启发:“哦,那我要看看这里的录像厅,听说因为录像厅的存在,VCD的发行压力比较大。”
于是兵分两路,卢小音带着柯平勇闯京市那些大大小小的,格调三六九等的录像厅,而盛未夏则去找罗巧容。
罗家小院她好久没来,墙上的五地锦像是更茂盛了一些。
门口的警卫员看到她核对过名字后,带她进去。
她来得巧也不巧。
巧的是,要是换明天过来,罗巧容就要回锦中去了。
不巧的是,罗爸也在家。
罗爸保养得宜,看着丝毫不像已经五十的人,须发乌黑,体格匀称,笑着请她坐下:“你就是巧容那个特别有出息的学生吧?英文好,还出国了。”
“是容姨夸得好。”
“哎,现在这声容姨我听着顺耳了。”罗巧容若有所指地笑了笑,“爸,你怎么不说她是喻时对象啊?”
“不稳重!你别忘了自己是个老师。”
“嘿,这还嫌弃上我了。爸你忙你的去吧!你瞧你在这儿,她都装上乖了。”罗巧容给她拿了块西瓜,“冰镇的,甜。说吧,找我肯定是有啥事,要不你才想不起我来。”
盛未夏脸红了下。
回国后她天天过着乐不思蜀的逍遥日子,就回了一趟学校,还是罗巧容威逼利诱的结果。
她把电影需要宣传的事简单说了下:“就是想找容姨问问,有没有认识的电视台和报纸媒体。”
罗爸闻言退回来站定,乐呵呵地笑,罗巧容看了眼自家老父亲,似笑非笑地说:“该不该说你运气好,我爸暑假开始要暂管一段时间卫视台的核算审查项目,但凡叫得出名字的电视台,还真就都能认识。”
听完,盛未夏眼睛一亮。
她本以为能从罗巧容这里拿到一两家电视台的联系方式,就已经万幸了,没想到还能有这种好事儿。
“但我爸可不是什么线都好牵,你得给点儿由头吧,可别说因为这电影是喻书兰那小妮子转性了,愿意走正道吧?”
罗巧容好整以暇地看着她。
罗爸也观察着盛未夏。
这孩子是闺女交口称赞的天才,也是喻家那孩子的对象。
喻时小子这一年干出来的事,圈子里震动不小。
就凭一己之力能把那么大的外国公司引进来,还在京市拿下那么低的优惠税率,就能看出不是池中之物。
有没有喻家,他都能成功。
罗爸早就下过这个判断。
而被那孩子放在心上,巴巴地跑到家里,求自家闺女多照顾的姑娘,他也不免好奇。
只听盛未夏笑眯眯地说:“往大里说,这是两岸文化的交流,电影先于回归,回到祖国的视野,往小里说,这部电影是四大名著的衍生作品,投资和制作横跨两岸,怎么不能证明,两地的人民从来就没有分开过,一直都血脉相连呢?”
罗巧容惊呆了:“我的天,你这个脑子……”
她扭头看向老爸,“爸,你也听到了,调子都起到这位置了,你得表个态啊。”
罗爸哈哈一笑:“可不就是,调子都定得这么高了,我要不配合那就是觉悟不够啊!”
“小盛联系方式留下,回头就且等电话吧!”
第112章 该不会是顾青葳寄的吧……
有罗爸这番张罗,《大话红楼》铺天盖地地上了各地的娱乐新闻,连央台那几个象征着殿堂级别的节目,都浅浅介绍了这部即将上映的电影。
但光电视台播了还不够,按柯平的经验,结合不同类型的媒体覆盖,效果才能保证。
本来盛未夏对此一筹莫展,但偏巧她刚收了不少媒体的稿费。
于是一家家沟通下来,竟然非常顺利,连个广告费都没花就谈妥了发布。
媒体的效果非常直接,一时之间,《大话红楼》的话题热度炒得飞起,唯独深谙录像厅精髓的卢小音惴惴不安:“可是老板们都在等香港和新加坡正式上映之后,盗版碟能快点上……”
这一点,香港的影视行业也深受其害,但更为糟糕的是,这里连正版都没得选。
盛未夏不过问经营,但还是问柯平:“周新兴没考虑引进正版影碟片过来吗?”
“有哎。”柯平的港普软软的,“但是总要等暑期下线之后,所以现在不急,我们香港的团队也会等院线这边的宣传全部进入收尾阶段,才会上VCD碟片,热一波影音市场的。”
不急,太好了。
盛未夏:“那就等喻书兰考完试等她自己去张罗吧。”
“哇哦,你果然跟兴哥说的一样,能拖到盛小姐考完,一定会拖的。好棒!”
柯平的夸奖听着有种冷幽默。
但现实比他们想象的更热烈。
恰逢暑期,又恰逢了这一年高考作文是《假如我是《红楼懵》里的……》,电影频道和很多地方电视台轮番把86版《红楼梦》放了一遍。
大家都没想到,《大话红楼》会占尽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
喻书兰一考完,公司就收到了兴华书店,大联书店,和最为洋气先锋的外文书店的问询,都在关心《大话红楼》的碟片引进。
当下连柯平也享不了清福了,喻书兰那小破公司所有人如火如荼地忙了起来,版权备案,引进制作,还有生产运输,把暑期工卢小音也当做了全职员工用。
等到8月,香港和新加坡电影下线后,柯平完成了这边的工作,准备启程回香港。
盛未夏出于私心,问到主创团队的尺码后,让柯平带了十几件“盛夏”正在主推宣传的主打款回去。
一周后,周新兴的长途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隐隐有着按捺不住的激动:“猜一下,我们一个月档期,在香港和新加坡票房多少?”
她清晰记得,上一世这部电影的票房不过四百来万,将将没有亏本,赚是没赚到多少。
反而是十年后,周新兴功成名就之后,花钱用后期精修了当时粗糙的制作,投放过一批纪念版影碟,倒是在收藏品市场,这样一张影碟可以卖到几千块,有他个人签名的,上万也稀松平常。
听他这么问,盛未夏大着胆子猜:“一千万?”
这个成绩在现在的香港电影市场,都算是不错的成绩。
但周新兴笑出声:“三千万!盛未夏,我们成功了,三千万!”
“恭喜你!”
听着狂喜的声音,盛未夏没纠正他“我们”是不太准确的表述,这是他的成功,至多带上一点点喻书兰。
“同喜!”周新兴有着跟他年龄不太匹配的少年意气风发,“我会努力,让你的选择次次正确,让你不后悔押宝给我!这部电影因为反响好,现在欧美的发行方也在接触,应该有机会出海。”
“那太好了!”
盛未夏被他的情绪感染,但心里有些怪异。
自己只是贡献了一两句台词,帮了点小忙,实在担不起“押宝”二字,倒像钱是她投的一样。
她正要问为什么这么说,周新兴已经滔滔不绝往下:“还有你让柯平带过来的衣服,我让主创在庆功宴上穿了,效果不错,刘亚雄的太太主动找我们女主角要来看,说想在香港代理,不知你方不方便牵线认识一下?”
香港轻工业大王刘亚雄!
盛未夏放下那点怪异,不失时机地接住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当然当然!”
简直是瞌睡就被递了枕头。
现在盛夏的品牌铺货还比较慢,但已经能看出潜力。
无论是海市最高档的商场,还是京市最炙手可热的品牌店,盛夏的高端系列销售都非常稳定,而主打中低端的子品牌产品,有了大商场的声誉背书,走批发也格外顺利。
现在就差利用好“英国设计师”,“英王妃甄选”这种品牌利益,打入更成熟的消费市场。
盛勇一度担心铺得太开会管不好,但眼下这种情况,同步进入香港市场,反向过来拉动本地的消费,就会容易很多。
——没办法,谁叫现在的港剧比大陆的影视剧时髦呢?
加之同为炎黄子孙,也更信赖同胞的审美。
盛未夏研究过九十年代消费热点,“香港”,“港风”,是这个年代审美的高频词。
正聊着,男人轻轻叩了叩桌面,盛未夏拍开他,意思自己还没谈完业务。
喻时便坐下来。等她结束电话。
直到两人说完正事,对面开始关心起她的学业,男人冷淡地开口:“周新兴,我们还有事。”
五个字让电话戛然而止,周新兴非常尴尬地草草收了话题。
挂断电话后,她不满地瞥了他一眼,男人捉着她手拉进怀里。
“别理他。”
盛未夏好气又好笑:“你怎么还在醋?”
热吻铺天盖地,直吻得她没机会问。为什么周新兴的口吻像是她有投资一样。
**
喻时的新公司开始运转以后,工作一下子进入饱和状态。
喻书兰则是刚放暑假,就焦头烂额地投入到《大话红楼》的影碟发行里,小马过河一样,每天眼睛一睁就是完全不懂的活儿。
更不用说盛勇了,香港那边的意向发过来之后,有一系列配合两地政策备案的工作等着他摸索。
环顾四周,竟然只剩下盛未夏一个闲人。
顾德胜夫妻俩催了两次后,她无聊之余同意了。
喻时便让阿九送她回锦中住两天。
盛勇得知她要回,让她带了两袋烟酒和现金回去:“让你爸给我爸就行,你就别去村里了。”
“啊?”她一想就明白了,“大伯大娘在矿上干吗?”
此前,他们都在棉纺厂干,后来效益不好之后都是打的散工。
本以为盛勇现在有钱以后,老两口会歇下来享福,却没想到去了矿上。
“嗐,上了岁数干点儿轻便的活挺好,省得天天盯着让我成家。小春还得出国念博士呢,让他们知道多烦人。”盛勇嘴角比AK还难压,“对了小妹,你说我要不要去学个函授大专什么的?那帮香港人发过来的传真里,动不动就夹几个英文词儿,我也不能次次让钱悦给我念呐。”
……属实非常贴心了,恋爱让人学历焦虑。
“等有空了就去学习呗,省得以后小春说的话你都听不懂。”她捉黠地笑。
“你个小兔崽子!学会拿你哥开玩笑了是吧?”
再次站在顾家的别墅门前,却是另一番光景。
大热天顾德胜戴着顶大草帽在院子里侍弄鱼池,蒋秀荷一叠声地从门里迎出来:“喻时刚还打电话回来,说半小时内指定能到,我一直看着门,就怕路上出点什么事。”
阿九一手牵着乌彪,一手拎着几个滋补礼盒,跟在盛未夏身后笑眯眯地把东西交给蒋秀荷:“蒋姨,我们老大走不开,让我送盛小姐回来待两天陪陪你们。这几天要用车还是有事,随时吩咐我。”
夫妻俩听得一愣一愣,怎么就只回来“待两天”?
但是被乌彪的气势所摄,两个人齐齐盯着狗,什么也没说。
乌彪撒开腿,在顾家院子里跑了一遍,似乎对“窄小”的活动空间颇多不满,朝她呜咽了几声。
“她它好像不太乐意,阿九你还是把它带走。”
“嗷……”狗脸委屈巴巴。
阿九气笑了:“它不肯呢!得嘞,这两天您费心遛遛它,我过两天来接它。那我就先走了,您随时找我。”
说着,给顾德胜夫妇挥手作别。
顾德胜张着嘴:不是,怎么说来说去都只有两天……啊?
人走后,乌彪大摇大摆巡视了一遍之后,走进客厅,啪嗒一下躺下,享受起冷气。
蒋秀荷和顾德胜小心翼翼绕开它,把新请的两个佣人都叫出来认人。
“都记好了,三楼是我女儿的房间,卧室不要进她自己会收拾,其他的要问一下她再动手做,都知道了吗?”
“知道了。”其中一个战战兢兢又指着狗问,“它吃的有什么讲究?”
盛未夏想起李师傅给的单子,从包里拿出来递过去:“按着上面的给它做就行。”
佣人阿姨看着密密麻麻的狗饭菜单,啊了一声:“它要吃这么多?”
听到这声惊叹,乌彪颇为不满地喷了口气,顾德胜啧道:“早就听说喻时这条狗通灵性,还真是。看这体格,可不得好肉好饭伺候着?一般人家还养不起呢。”
狗大爷懒懒掀起眼皮看他一眼,甩甩尾巴扭头看着盛未夏,像是在等她下一步动作。
看她满脸倦容,蒋秀荷忙说:“上去先打个盹,浴缸刚消过毒,烧了艾叶水,要不要泡泡?”
她说完想起了上一次说起这个洗澡水时的场景,心中悔恨,“小夏,以前是爸爸妈妈做得不够好,以后你说过的,想要的,我们会放在心上的。”
盛未夏淡淡笑:“谢谢。”
可是有些东西,过去了就不想要了。
十七岁想要的裙子,二十七岁的时候已经不喜欢。
她转身上楼,乌彪一步一步跟在她身后。
走到三楼惊讶地发现,楼梯那里居然装了一扇移门——这样一来,她原先住过的房间和会客室变成了一间套房。
狗子大喇喇在门口一躺,看着她的眼睛似乎在说,你放心,我来守门。
她洗完澡出来,乌彪呜呜叫了声,嘴巴往门外伸。
盛未夏拉开移门,低头一看,发现门口摆着个托盘,上面是半个西瓜和一壶茶。
……大概是怕了狗子,只敢放在门口。
她拿到里面,跟乌彪一人一块分掉半个西瓜。
吃完后,长途车的疲惫一扫而光,整个人回血了。
这才拿出行李箱里盛勇托她带回来的东西下楼。
夫妻俩对着本账本正在争论,见她下来,齐齐住了嘴抬头换上笑脸:“一会儿吃晚饭,有你爱吃的京酱肉丝。”
她点点头,把袋子和装了现金的信封递过去:“这是我哥说要给大伯娘他们带的东西,妈妈,你替我带过去吧。”
“行。”蒋秀荷一摸信封,面露惊讶,“哟,这不得大几千呢?”
“少见多怪,阿勇现在生意做大了!”顾德胜忽然拍了下脑袋,“瞧我差点忘了,有一封英国寄过来的航空信给你的,给。”
看到信封上非常陌生的寄件地址,盛未夏心里涌上一股诡异的直觉,该不会是顾青葳寄的吧?
第113章 你那些师兄师姐是脑子……
她上楼打开,果不其然是顾青葳寄来的信,薄薄的一页。
【盛未夏,想到茫茫人海,以后可能再也没有见面的可能,让我此刻心平气和。
说起来,我忽然发现其实你算得上是最了解我的人了,如果不是咱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我会挺欣赏你——但,这是不可能的了。
我对你不是浅薄的嫉妒,我比你差在哪里呢?你只是命比我好罢了,但没关系,我一向不认命。
你看,我这不就改了自己的命?】
看来顾青葳是不想回国了。
虽然猜不到她跟喻家谈了什么价,但喻家对子孙一向不算苛刻,加上老头对喻明达的疼爱,为了留下这个孩子,想必给了一个让她觉得足够衣食无忧一辈子的数字。
上辈子顾青葳把顾氏的资金转移到海外后,也是玩了一个恶劣的金蝉脱壳游戏。
这算是……殊途同归吗?
好荒诞。
可惜她不知道过几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笔钱会急速贬值。
顾德胜夫妻俩因为这封英国寄来的信,席间提起顾青葳来:“你说她在英国会不会有事?怎么我打电话到宿舍说她退宿了,该不会是搬到外面去住了?”
“就怕她出事。”
蒋秀荷面露担心,小心翼翼地问,“小夏,要不你帮我们翻译一下,我们发传真去学校问问什么情况?”
“行啊。”盛未夏淡淡地说。
她翻译完后交给他们,又把箱子里带回来的盛夏新款拿给蒋秀荷,让她给蒋家几个表姐表妹,自己则出门去见罗巧容和马以舲。
马以舲家在郊区有个农庄,三人舒舒服服住了两晚。
还意犹未尽,但喻时的电话追过来催她回京市。
“喻时也太让我刮目相看了。”马以舲躺在穿堂风凉飕飕的廊下,摇摇头,“这也太粘人了!”
“那可不?人家还没追到呢,就学会先制造群众基础了。更何况现在俩人蜜里调油?”
罗巧容附和,要笑不笑地看着盛未夏,“咱们学校虽然不允许在校学生结婚,但你要动点小脑筋……”
盛未夏:“……谢谢,我不想。”
她不是不想结婚,这辈子要是真心喜欢一个人,也就是他了。
只是……只要一想到从此以后,她身上就要带上“喻时爱人”这种标签,就挺抗拒的。
罗巧容狡黠一笑:“那就好好给我干活,开学了我要带课,你回头陪我一起准备课间,翻译剧本,多的事呢……”
马以舲:“笑死我了,我得趁这个机会去敲喻时竹杠!”
盛未夏:“别闹了!”
但盛未夏还是两天后回了京市——因为喻书兰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她被吵得不行。
拿了通知书的废柴书兰小姐,翻身抖起来了,逢人就给人扫盲:电影学院可是专业艺术门类的殿堂学校,而她,则是这一年录取的双料第一!
盛未夏到牛耳胡同的时候,喻书兰刚从喻家老宅拿完钱回来。
出了喻明达那档子事,喻老爷子算是定居在京市了,在锦中丢不起这个人。
喻书兰收获颇丰,除了几个大红包之外,还带回来不少好东西,比如后奶奶送的珠宝,和两个伯母的金饰,连几个堂哥堂姐都有所表示。
但这些都不叫她稀罕,她一见盛未夏,搂着腻歪了一会儿后,一脸八卦地说:“你们猜,我这次过去发现了什么?”
这孩子脸上写满了“快问我”三个大字。
盛未夏只能捧场:“发现了什么?”
“我小叔,有了个野孩子!”
盛未夏看了眼喻时,见男人八风不动,显然早就知道细节。
喻书兰皱了皱眉说:“我小叔好像有什么事,我看爷爷表情怪怪的。但是……那个小孩子,我听说是从国外抱回来的!”
“天呐,我小叔什么时候跑国外去生了个孩子!听说给了孩子妈五百万,算是一刀两断。乖乖,生个孩子给五百万,我都有点儿心动了,我投电影我哥也没给五百万!”
原来,顾青葳的价码是五百万。
喻时冷冷瞥过来,喻书兰耸了耸肩,回过去一个鬼脸。
盛未夏:“……”
好在喻书兰关心的,感兴趣的事太多,这个小孩的事,很快被抛在脑后,而是缠着喻时请教自己的工作。
VCD影碟的引进比她想象的困难,有些一筹莫展。
喻时让她去香港学。
傻孩子根本意识不到这是被嫌弃了,乐不滋地去香港跑了一遍后期,但知道分工还不够,她得跑通内地的流程。
等回来的时候,学校开学了。
喻书兰报到后,直接去院办找那个跟她一聊如故的老师,想问问她有什么招可以加快版本引进手续。
被拦住的帅男生双目发愣:“你说短头发,烫着卷儿,穿褂子的大婶?”
他视线移到院办墙上的领导介绍栏里,名誉院长那一格里,证件照上凶巴巴的那张脸,飘飘忽忽地又落回到这个很虎的女同学脸上,指着问,“你找她?”
“对啊,我找她,有个重要的事儿我想跟她说!”
她私心认为,这世界上知己不多,盛未夏算一个,那个老师也算一个,大家的品味都出奇得好,能看懂周新兴荒诞不羁的自嘲背后,黑色又深刻的哲学。
帅男生咽了口口水,往走廊尽头一指:“不一定在,你去瞅瞅吧。”
看着喻书兰大摇大摆的背影,他喃喃道,“师太什么时候这么平易近人了,新生都敢找……不怕被骂出来吗?”
喻书兰非但没有被骂出来,当说出来意后,戴木兰眼睛一亮:“你是说,《大话红楼》你也有参与?”
“不止是参与吧,我跟周新兴算是合伙?咱们大陆的宣传和之后的发行是我们公司来做。”喻书兰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还签了他之后的所有电影!”
但没想到,刚才还一脸感兴趣的戴木兰,一下子冷声:“我记得你,考试能拿双料第一证明你不是草包,但……”
她把笔一扔,脸一落,“年轻人想证明自己有好事,胡编乱造什么,你当我是什么不懂市场的老古董?跟周新兴合作拍电影,你倒是敢吹!”
戴木兰戴好眼镜继续看书,把她晾在一边。
“我……我没吹!”
喻书兰一向跋扈恣肆,身边最不给她面子的也就是盛未夏了,但通常也就皮笑肉不笑地说她听不懂的酸话,何曾被人这样劈头盖脸一通抢白?
仓促之间,她急赤白脸地开始翻包。
“你瞧,这是我们正在谈的VCD备案!”
“还有,这是周新兴发给我的传真,你瞧瞧这个签名!”
戴木兰见多了各种作弊手法,连一丝眼神都不分给她和她拿在手上的“证据”。
见她一副气愤得要哭的样子,心里可惜这双料第一的好苗子,于是不耐烦地拎起电话:“小林,你把我让你去裱的那张海报拿过来。”
放下电话,她耐着性子语重心长,“孩子,我让你看看什么叫亲笔签名。以后脚踏实地地,今天我就当没听你这么胡说八道过。”
小林是院长助理,听完电话一秒钟都不敢耽搁,麻溜地就把东西送过来:“还没裱上呢,我刚联系了店老板,准备待会儿送去。”
“不关你事。”戴木兰摆摆手,让他把海报展开。
她目光热烈地看着海报,视线最后落到右下方金色的签名上,抬了抬下巴,对喻书兰说,“孩子,你看看这才是周新兴的亲笔签名,这张可新鲜着呢,是《大话红楼》的海报。”
周新兴的签名非常有特点,龙飞凤舞,最后一笔会反翘起来,向上绕笔画一个笑脸。
“这不跟我的一样嘛!”喻书兰气愤地伸手戳着传真纸。
她还真好奇问过他为什么要签这样的花样,周新兴却只调皮说,希望很多年后有人发现,他很早很早开始,就希望喜欢自己电影的人能发出真心的微笑。
闻言,小林凑到她皱皱巴巴的传真纸上看了眼,咦了一声:“还真是,这个应该很难模仿吧。”
“拿来我看看,非要挑出毛病来才肯认?”
戴木兰不悦地伸手,把揉得乱七八糟的纸接过来,戴上了眼镜。
嗯……
签名没问题。
嗯嗯!!!
这岂不是周新兴的私人书信?
嗯嗯嗯???
看下收件人,书兰是这丫头名字?
“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这回多了认真和期待。
小林极少看这位戴院长有这种……循循善诱的表情,寻思这张纸该不会有什么奥妙自己刚才给看漏了吧?
待要再仔细看,却见戴木兰双手举起那张传真纸,盯着从头开始看。
喻书兰气呼呼地把自己刚才说的又挑要紧的说了一遍。
“好好好!”戴木兰抖了抖传真纸,瞥了眼笔记本上天开会定下来的几个事项,“你回去准备一下,新生开学动员大会上你来代表发言!小林,你去跟她们系主任说下,这个名额我定了,让他别加塞儿,听见没?”
小林来不及啊出声,就见戴木兰把这个刚才还被挑毛病的学生,亲亲热热地拉着坐下来,“你说说,找我啥事儿来着?”
喻书兰便把VCD引进遇到的困难一说:“就想请教老师,除了等还有什么办法?”
戴木兰点点头,先抬头:“小林你先去忙吧,帮我把门带上。”
“哦……”
隔着门,只听这位平时少给人笑脸看的师太,中气十足地拍桌子:“你等着我给你找人!这多好的文化交流机会,你那些师兄师姐是脑子坏了吗?!”